JMT日本医疗——发现心肌梗塞后缺血再灌注障碍的治疗靶标候补分子
点击量:2305 日期:2023-11-16 10:42 编辑:JMT日本医疗
庆应义塾大学10月30日宣布,已确定心肌梗塞引起的有害活性氧清除功能逐渐下降的机制。该研究由该大学医学部内科学教室(循环器)的市原元气助教(研究当时)、佐野元昭副教授、该体育医学综合中心的胜俣良纪专任讲师和京都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科的杉浦悠毅特定准教授共同研究小组进行。研究成果刊登在《Circulation Research》上。
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脏病)是在全世界中占死因上位的严重疾病。近年来,随着血运重建手术和导管治疗的发展,心肌梗塞患者的救命率大幅度改善。另一方面,虽然救命成功了,但是由于心脏的泵功能没有充分恢复,身体功能下降,很多患者不得不对日常生活进行显著的限制。缺血再灌注障碍是造成心肌梗塞后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原因。缺血再灌注障碍是指,在使陷入缺血的心肌的血流重新开始时,伴随急剧的再氧化而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这使细胞内的各种蛋白质变性的现象。心脏的缺血再灌注障碍,在通过导管和手术的缺血心肌的完全的救济中成为大的障碍,不过,到现在还没有确立的治疗方法。
连续回收心肌间质的代谢物质,发现通过MRP1释放谷胱甘肽的参与
研究小组此次使用动物(大鼠)的心脏再现了缺血再灌注,在活生生的状态下连续且全面地分析了在那个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物质的变动。在以往的研究方法中,采集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组织,测定各种代谢物质和蛋白质,探索成为治疗目标的分子。用这种方法,追踪随着时间动态变化的心肌的代谢状态是不可能的。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研究小组使用了将筒状的半透膜埋入心脏的壁,连续地回收透过该膜的心肌间质的代谢物质并测定的方法(微渗析法)。通过活用该方法,对于在以往的研究中无法达成的缺血前、缺血中、再灌注后的3个时相的每一个,成功地在同一个体连续回收心肌间质中的代谢物质。
结果发现,在缺血和再灌注的时间阶段,作为心肌保护的关键因子的谷胱甘肽这种强还原物质被释放到细胞外,不能除去细胞内的活性氧种。此外,还发现该细胞外释放主要通过MRP1这种特殊的转运体。
通过抑制MRP1保持谷胱甘肽,确认心肌细胞的存活
已知活性氧的增加对细胞内的各种分子造成损伤,特别是细胞膜的磷脂容易受到攻击。特别是近年来,已知如果细胞膜的脂质被过度氧化,则无法保持作为膜的结构,导致细胞整体死亡(铁氧体)。虽然其结构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由于氧化后的脂质富于变化,结构上也不稳定,所以很难解析,什么样的氧化脂质何时产生,其详细情况至今还不清楚。
研究小组利用独特的方法分析了详细的氧化脂质种类。结果发现,通过药物抑制MRP1的功能在细胞内保持谷胱甘肽不仅消除了活性氧,而且实现了氧化脂质的减少,有助于心肌细胞的存活。此外,已经发现这种靶向铁氧体的治疗方法在缺血再灌注后数小时开始也有一定的效果,可以应用于实际的人类治疗方法。
MRP1阻滞剂可在人体安全使用,有望临床应用
迄今为止,对于缺血再灌注障碍,尝试给予消除活性氧的药剂,但其效果有限。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活性氧从心肌梗塞的相当早的阶段开始大量产生,因此以其自身为目标给予药剂在实际的医院现场是滞后的。与此相对,此次在心肌梗塞模型动物得到了明确,如果把心肌梗塞发病6小时以后看的氧化脂质的增加作为目标,到治疗药给药为止产生时间性的宽限的事能有效的治疗。研究小组说:“过去的研究也确认了MRP1抑制药可以在人身上安全使用。今后通过更详细的病情分析和验证远期的效果,评价实用性,旨在给心肌梗塞患者带来与发病前一样健康的未来。”
日本医疗观光株式会社作为一家专业的赴日医疗服务机构,曾服务过数千名患者赴日求医。和一百多家日本医疗机构有合作关系,虽然由于疫情原因,暂时无法去往日本,但JMT一直在为国内患者做实事,因地制宜开展了远程视频问诊、医疗美容院线产品代购等业务,欢迎大家关注咨询。
日本医疗观光株式会社医疗服务团队在日本治疗最前沿奔走。总部位于东京,致力于整合日本优质医疗资源专心专一专注为您提供日本权威名医定制治疗方案,是拥有日本政府官方颁发的医疗身元担保资质(登录号A-015)的企业。
如果您有日本就医的需要,请拨打免费热线 400-161-8586 热线咨询!
也可直接搜索添加下方微信:JMT1557、tao659872。